LATEST BOOKS
第一章 青藏高原巖石圈結構與構造的人工地震探測研究 1
第一節 措勤—改則—三個(gè)湖剖面的人工地震探測與淺層構造研究 3
第二節 措勤—改則—三個(gè)湖地帶的巖石圈結構與速度分布特征 9
第三節 喜馬拉雅地區巖石圈結構的人工地震研究 20
第四節 藏北東部地區的地殼結構及其與西部的對比研究 30
參考文獻 33
第二章 青藏高原重力場(chǎng)與地殼構造研究 37
第一節 青藏高原西部吉隆—魯谷地區的重力場(chǎng)與地殼構造 39
第二節 青藏高原區域重力場(chǎng)與地殼構造 47
第三節 青藏高原的區域構造體系的劃分 55
第四節 青藏高原東南“大拐彎”地區隆升機制分析 59
參考文獻 63
第三章 青藏高原電性結構研究 65
第一節 青藏高原西部大地電磁測深研究 67
第二節 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電性結構及其地質(zhì)意義 81
參考文獻 93
第四章 青藏高原區域磁異常與巖石圈結構的研究 9
5
第一節 青藏高原東、西剖面的磁異常研究 97
第二節 青藏高原區域磁異常研究 108
第三節 青藏高原巖石圈結構與構造的討論 117
參考文獻 121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加里東構造帶與原特提斯 123
第一節 東昆侖早古生代地質(zhì)記錄 125
第二節 加里東運動(dòng)的地質(zhì)證據 139
第三節 東昆侖早古生代構造環(huán)境 149
第四節 原特提斯 204
參考文獻 212
第六章 青藏高原及鄰區中間過(guò)渡陸塊前侏羅紀構造演化 217
第一節 前言 219
第二節 東岡瓦納古大陸北界及特提斯問(wèn)題簡(jiǎn)要評述和中間過(guò)渡陸塊的含義 220
第三節 羌塘中部茶布—雙湖地區基性超基性巖和火山巖特征 226
第四節 青藏高原及其鄰區泥盆紀—三疊紀生物地理 256
第五節 中間過(guò)渡陸塊構造區歸屬的主要制約因素 296
第六節 東岡瓦納古大陸北部邊界位置及古特提斯 308
第七節 中間過(guò)渡陸塊前侏羅紀的構造演化 317
參考文獻 319
第七章 藏東新生代陸內變形特征 333
第一節 藏東地區大地構造 336
第二節 南迦巴瓦峰地區變形與構造年代學(xué) 348
第三節 NWW向斷裂的幾何學(xué)、運動(dòng)學(xué)和年代學(xué) 355
第四節 藏東及鄰區新生代陸內變形圖式 358
參考文獻 363
第八章 青藏高原地殼加厚的方式與機制 365
第一節 青藏高原巖石圈結構及地球物理場(chǎng)特征 367
第二節 青藏高原及鄰區深部構造 371
第三節 青藏高原地殼增厚機制的討論 374
參考文獻 377
第九章 青藏高原隆升的階段 379
第一節 青藏高原隆起階段研究的進(jìn)展 381
第二節 地質(zhì)背景及采樣 384
第三節 裂變徑跡實(shí)驗方法 385
第四節 裂變徑跡年齡測量結果 387
第五節 地質(zhì)解釋 393
第六節 討論和結論 395
參考文獻 398
第十章 青藏高原的形成、隆升及其機制 401
第一節 青藏高原的獨特特征 403
第二節 喜馬拉雅造山過(guò)程 410
第三節 青藏高原形成與隆升機制討論 415
參考文獻 426
Related books